2021年,白鶴鎮依託特色資源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長短結合、合理佈局、連片開發”原則,圍繞“211111”(户均養殖2頭豬、100只土雜雞、植樹10株、種植1畝藥材(菜)、輸出1名勞力、村集體經濟突破10萬元)產業發展思路,大力實施“一村一品”,做大產業規模,增加農民收入。按照“地裏種滿、圈裏養滿、勞力用滿”要求,重點抓好春管春播、春防春補、植樹造林、科技服務等工作,打造“務工園、養殖園、蔬菜園、耳菇園、藥材園、茶葉園、煙葉園”七大特色產業園,確保農業生產實現“開門紅”。
務工園
加大勞動力技能培訓,對接企業用工信息,户均輸出1名勞動力,現已外出7500餘人,爭取突破9000人,務工經濟突破億元大關,同時管理好現有的8個扶貧車間,吸納就業500餘人。
養殖園
以武當原生態畜禽專業合作社、湖北源聚兔業公司、正邦集團等養殖企業為主體,擴大已成熟的肉雞、生豬、肉兔、大鯢等養殖業,户均養殖2頭豬和100只土雞。全面開展春季補欄行動,全鎮14個村20個雞仔孵化器孵化雞苗10萬餘隻,由鎮畜牧服務中心把關,農户自購補欄生豬、雞苗,確保各户畜禽養殖規模不低於2020年。目前全鎮生態雞已存欄50萬羽,全年力爭達到90萬羽;祖代種兔存欄2000只,全年力爭達到6000只,種兔補欄2萬隻,全年全年出欄達8萬隻;生豬已補欄500餘頭,全年力爭達1000頭。
蔬菜園
以孫家灣、石堰河、長龍和赤巖村為重點,鞏固6000餘畝傳統時令蔬菜;新建集鎮片區500畝大棚蔬菜,該項目已立項審批,預計8月份能投入使用,當年能見到成效。
耳菇園
以黃楊村食用菌菌袋廠為輻射,採取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户發展模式,合作社牽頭,整合散户,通過資源整合,設備規範,技術投入,打造專業化、規範化、高效益的“耳菇園”。已帶動黃楊、雙河、堰河、三棵樹、解灣等5個村發展食用菌200萬袋,帶動200餘户羣眾增收,户均增收5000元,現已制袋60萬袋,爭取四月中旬全部完成,發酵後入棚。
藥材園
鞏固管理好現有5000畝銀杏和虎杖,及時進行移栽、施肥、除草,加大中藥材技術指導和田間管理。現已完成銀杏移栽500畝,對所有基地進行施肥,確保藥材種植真正帶來效益。
茶葉園
對現有1000餘畝低產茶園進行標準化高產改造,在堰河村新發展茶葉1000畝,目前茶葉幼苗已全部完成載植,全鎮茶葉種植已達2000畝。我鎮將加大管理,確保千畝茶園形成連片效益。
煙葉園
以海拔較高的東浪、黃楊等村為重點,規劃種植煙葉1000畝,目前已落實種植面積1313畝,完成育苗面積1160畝。我鎮將搶抓種植時機,加強技術指導和督辦落實,確保該產業落實落地落細,見到實效。